
希望的田野上,人们正奔向春天。今天的《新华每日电讯》以2个整版的规格,浓墨重彩报道我省沙洲村、十八洞村等10个村庄的“十年之变”,引发各界高度关注。
这10个村庄分别是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、怀化市辰溪县渔业村、岳阳市平江县洪家塅安居小区(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后诞生的“村”)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梳子山村、长沙市宁乡市陈家桥村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五果溜村、郴州市安仁县源田村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捞车村、岳阳市汨罗市瞭家山社区。
据了解,新华社湖南分社一年前派出3支融媒体报道团队,分赴10个曾经的贫困村,蹲点记录脱贫攻坚战的动人故事,名为“十村记”。今年初,新华社湖南分社再次派出融媒体报道团队,深入武陵山区、罗霄山脉、洞庭湖区,走进田间地头、村户农家,以新闻人的视角和笔触,感受“十村十年十变”。
10篇蹲点手记,就是十幅真实动图,拼出徐徐铺展的乡村振兴画卷。“精准扶贫”首倡地十八洞村里,有着誓当乡村振兴“模范生”的底气与志向;“半条被子”故事发生地沙洲村里,绽放着回乡创业年轻人的芳华与理想;转身上岸的渔业村里,是守护长江作出的抉择与担当;洪家塅安居小区,展现了搬出深山的7700余名群众的“居”之变;梳子山村的交通梗塞获得打通,产业发展衔接上乡村振兴之“路”;陈家桥村抓党建引领和群众工作,让美丽屋场串成了十里画廊;五果溜村的村庄形象和产业形态之变,盘活了整个村寨;曾经“空心”的源田村里,如今产业兴旺展露出质感和活力;捞车村也被当地人称呼为“惹巴拉”,幢幢特色民居诠释了“美”之变;瞭家山的保洁靠志愿,村子像公园,乡风文明建设发生了大变化。
报道中写道,在村里蹲得越久,走得越深,越发深刻感受到,一个国家奋发的力度,一个政党爱民的温度,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,就系在千家万户的“小确幸”里。
责编:邝东昱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大湾区郴州人速归!9月20日,回郴看“湘超”,热血战长沙!
海报 | 有编!面向长沙招矿工!距湘超郴州VS长沙倒计时3天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·牢记嘱托奋进征程丨创新发展新答卷——郴州系统性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16日)
本周六,郴州VS长沙开赛时间调整
抢票啦!9月20日郴州主场VS长沙
郴评:实干作答
红色传承新答卷
下载APP
分享到